关于某区“网格化+大数据”基层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笔杆子 时间:2024-06-09 字数:5399字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市委、市政府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十项行动”之一,提出实施“政治引领、综治能动、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六治工程’”,进一步明确了2023年重点任务和5年工作安排。围绕中央和市委部署,我区充分发挥“网格化+大数据”优势,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落地见效。

  一、我区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经验成效

  我区作为全市唯一实现全域城市化的环城区,随着生产生活方式和基层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运行风险交织叠加,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挑战。近年来,我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传统农村城市化转型后出现的新问题。

  1.突出党建引领,建强基层组织。以基层组织力提升工程为抓手,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组织体系、组织能力建设。一是选优配强社区书记。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高度,建立“一引四化”机制,全区200个社区全部配强党组织书记,按照“5+N”模式配齐副书记、副主任和网格员。从区、街两级选派优秀处级干部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担任第一书记,确保党的领导“一根钢钎插到底”,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二是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推行“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建立区、街、社区三级战区1200个网格,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建立健全矛盾问题排查化解、基层治理应急处置、综合执法联合查处、服务群众快速响应、重点工作“最后一公里”落实等机制,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高效体制。推行巡办分离、接诉即办、吹哨报到、服务清单、绩效考核等制度,有效破解了“社区之表、农村之实”难题。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轴心作用。推动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写入集体经济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章程,落实各类组织向党组织述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推行区、街、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做实基础网格,形成全域覆盖。我区以基础网格建设为抓手,加强网格运行体系、支撑体系和矛盾化解体系建设,有效推动基层网格治理提质升级。一是加强基础网格运行体系建设。实体化运行区、街网格化管理中心,统筹整合各类网格资源,取消各部门自主招聘人员制度,统一纳入社工管理,财政全额保障,配齐配强专职网格员,实现“一网覆盖、一格多员、一员多能”。压实网格长、网格员“六上门、两报告”职责,建立“信息采集、源头发现、分层处置、联动联治、督查反馈”工作闭环。二是强化网格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建立村(社区)干部报酬待遇增长机制,确保每个社区每年运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少于20万元,让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能力办事。每年评选出40名金牌网格员,有效激发了社工干事创业热情。以警务机制改革为牵引,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实现网格员与社区民警“1+1>5”的效果。三是加强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设。成立区、街两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实施矛盾纠纷100%排查、100%化解“双百行动”,一大批历史积案清仓见底。海颂园社区以“海颂约吧”为载体,推行“五约工作法”,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区的目标。

  3.党员社区报到,壮大基层力量。坚持把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作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服务群众载体平台建设。按照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要求,先后投入×亿余元改造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达标升级。探索开展了“向群众汇报”“海颂约吧”“红色议事厅”等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的新颖形式,实现了宣传教育、组织动员、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二是深化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机制。先后组织20万余人次干部入列轮值、1.2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活动,党员干部累计走访基层居民群众100余万人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6万个。三是基层组织能力在疫情防控中接受大考。坚决打赢抗击新冠疫情人民战争,全区干部闻令而动,封控值守、开展大筛、保医保供,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和“安全指数”。

  4.强化智慧支撑,提升治理效能。围绕“智慧党建+智慧社区”建设,探索新场景、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智能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一是运用智慧场景,助力风险隐患防范识别。如张贵庄街利用电梯视频监控,开发电动车自动识别技术,有效防范解决了电动车上楼问题。二是强化数据赋能,推动智慧社区共建共享。通过建立社区重点人员动态数据库,分级管理、加强关护,有效降低了社会风险。利用微信群加强居民互动,40多万居民加入社区网格群,网格员与40余万居民成为微信好友。三是建设智慧平台,提升社区治理整体效能。通过搭建智能应用平台,多种前端感知设备实时预警,为5000余户困难独居老人提供智能应急救助服务,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温度和精度。

  二、当前我区基层网格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层网格中心运行难,疲于应付。一是热线接诉量大。网格中心的主要精力用于处理12345热线,基本每月派单量都在5000件以上,其中存在大量与其他渠道重复的信访、投诉、举报问题,有些已在相关职能部门办理或有明确结论,但仍需重新调查核实反馈,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容易造成程序空转、群众不满。二是运行体制不够顺畅。网格中心作为区属事业单位,市级没有主管部门,协调处置相关问题比较困难,缺少市、区两级协调联动机制。“吹哨报到”机制虽然哨能吹、人能到,但有时事难办,例如井盖问题、宽带进小区问题,看起来是小事,但因条块分割而难以协调。再诸如电梯维修、房屋漏雨、道路修缮等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时难以解决。三是基层容错机制有欠缺,造成干好干坏全凭运气的导向。个别督查暗访人员专业性不强,不了解基层实际,“只挑刺不栽花”,甚至指手划脚、吹毛求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层和群众负担。

  2.专职网格队伍建设难,稳定性差。一是基层网格治理存在空白点。居民小区虽然被全部划入了网格,但综合体、写字楼、商业区、开发区、农村地区没有专职网格员。老旧社区、廉租房、回迁房、流动人口多的社区矛盾纠纷多、基础设施差、群众满意度低,网格员工作难度大,造成“差社区”无人愿去,进一步加剧了落后面貌。二是网格员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有的社区书记、主任常年扎根基层,经验丰富、业绩突出,但由于没有全日制本科学历无法转为事业编制,激励导向作用大打折扣。老旧小区、回迁小区在年终考核中往往因为软硬件不达标评星较低,直接影响网格员绩效奖金和评先晋级。新招录社工对岗位热情度不高,个别人刚入职就离职,不能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

  3.网格大数据整合利用难,造成浪费。一是基层信息平台建设贪大求全。在信息化建设中,有的存在追求超前化、豪华化、门面化倾向,在后期维护使用和软件开发方面不重视、投入少,造成功能缺失、资源浪费。例如,“雪亮工程”前期建设投入巨大,但建设单位没有使用需求,使用单位没有运维能力,造成很多视频探头由于缺乏经费保障而停用。二是数据信息交换融合不够。数据平台因保密要求,普遍存在数据壁垒。有的统一平台存在基层只能上传无法使用的情况,影响数据更新积极性。三是上报数据质量难以提高。受制于考核机制、管理模式等因素,基层网格员在进行社区隐患巡查时,往往根据处置难度上报问题事项,无效数据、重复上报等问题比较明显,信息上报的质量难以提高,有的街不愿社区上报突出问题。

  4.网格资源调动共享难,缺少互动。一是基层治理资源挖掘不够。目前社区党组织掌控的资源整体偏少,一些社区内行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对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单位虽然能够参与共建,但只局限于创文创卫和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党组织挖掘、调动辖区资源的能力不足,辖区各类基层组织和共建资源的支撑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二是在职党员参与主动性不强。虽然目前已经建立了诸如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机关党员社区轮值等作用发挥机制,但在职党员往往因为工作繁忙、照顾家庭等很少能真正在社区发挥作用。有的在职党员入列轮值走过场,有的虽然参与社区活动,但大多限于社区巡逻、打扫卫生等简单工作。三是部分社区共建资源缺乏。有的经济适用房、回迁房社区共建单位少、在职党员少、可用资源少,遇有重大任务更加捉襟见肘。一些社区虽然退休党员人数众多,也有闲暇时间,但由于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家庭负担和动员不充分等原因,没能真正融入社区。

  三、我区创新完善基层网格治理的对策建议

  市委推进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行动,充分释放出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强烈信号,要求必须紧紧抓住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牛鼻子”,做强基层治理“主阵地”,做活基础网格“微治理”,做大治理骨干“生力军”,做优为民服务“大文章”,做实赋能减负“组合拳”,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局面。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