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对于加强党的建设、推动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果,*市积极探索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精准、有效。
一、在方式方法上求“精”
一是聚焦“谁来评”,明确责任主体。将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协调,组织部、统战部、政法委等多个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评价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督查等工作机制,促进各监督主体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坚持群众路线,将群众满意度调查、意见建议反馈等纳入总体评价,充分倾听群众声音,保障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中的参与权。
二是聚焦“评什么”,细化指标体系。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评价办法(试行)》,整合思想政治工作各项要求,确定思想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践行、工作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并明确具体评价标准。
三是聚焦“怎么评”,完善方法流程。充分运用日常工作成果,广泛收集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活动、群众反馈等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相关数据和情况,全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状况。开展专题调研,结合专项工作、重点问题等,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地方和单位进行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症结,提出改进建议。
二、在基本功能上求“效”
一是发挥引领功能。突出评价工作的思想引领属性,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评价内容,重点评价理论学习成效、政治立场坚定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等,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二是发挥规范功能。将多个方面的评价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正面清单”,并对应制定“负面清单”,使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发挥预警功能。针对评价中发现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及时通过提醒、警示等方式进行干预,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三是发挥改进功能。对于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充分发挥各评价责任部门的专业优势,共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发挥宣传部门的指导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提出改进意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优化。
三、在落脚点上求“真”
一是压实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将党委(党组)的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进行详细分解,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选取部分部门和单位进行重点抽查评价。评价结果经党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后,送达相关领导和部门单位负责人。
二是细化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紧密围绕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因素、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发现和解决思想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以及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工作能力、作风表现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统筹履行监督指导工作职责。一方面,积极协助党委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制定评价办法、明确评价标准、安排任务分工等工作,推动各职能部门履行自身职责;另一方面,监督督促被评价单位有效运用评价结果,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整改。
四是建立健全长效工作制度机制。在工作机制上,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参与;在评价内容上,实现思想政治建设、道德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评价对象上,涵盖区县、市直部门、国有企业、学校等党组织,突出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制度建设上,配套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作风建设等制度机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通过以上探索和实践,XX在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