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在省纪委常委会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推动全省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个人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政治引领,在践行“两个维护”中锤炼忠诚品格
作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理论清醒夯实政治忠诚,以行动自觉践行“两个维护”。
(一)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筑牢思想根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主持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22次,带头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撰写学习笔记8.6万字、心得体会12篇。建立“第一议题”跟踪问效机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组织专题研讨8次,推动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学论述、悟思想、见行动”主题征文活动,征集文章387篇。创新“五学联动”模式(领导领学、专家辅学、支部研学、个人自学、实践验学),在中央纪委“一报两刊”发表理论文章3篇,相关经验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报道。
(二)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根本政治责任,保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牵头制定《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实施办法》,建立“三单两账一报告”机制(监督任务清单、问题整改清单、成果运用清单,政治生态分析账、监督工作台账,政治监督年度报告),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12轮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67个。建立“一把手”履职纪实档案,对5个设区市、18个省直单位“一把手”开展“政治画像”,约谈提醒履行管党治党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23人。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推动建立“纪委书记+分管副省长”双组长机制,查处“粮仓硕鼠”42人,追缴资金1.2亿元,相关做法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肯定。
(三)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锻造纪检监察铁军。作为省纪委监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牵头制定“1+5”实施方案(总体方案+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专项方案),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机制。带头领题“完善基层监督体系”调研,深入9个市(州)、23个县(市、区)开展解剖式调研,形成《关于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的调研报告》,推动建立“监督执纪执法协作区”12个,相关成果转化为省委《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措施》。实施“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提升工程”,举办专题培训班16期,培训干部2800余人次,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在中央纪委内网刊发经验信息数量同比增长63%。
二、忠诚履职尽责,在正风肃纪反腐中彰显担当作为
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三不腐”,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持续释放震慑效应。牵头研判问题线索1275件,组织召开案件调度会36次,推动全省立案审查调查厅局级干部32人、县处级干部289人,同比增长21.3%。深化整治金融、国企、政法、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腐败,查处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王某某、省高速公路集团原总经理李某某等“靠企吃企”典型案件,追赃挽损4.8亿元。建立行贿人员“黑名单”制度,对214名行贿人员实施联合惩戒。创新“智慧审理”模式,开发“案件质量评查系统”,对2020年以来办结案件开展全覆盖评查,整改问题137个,案件质量优良率提升至96.8%。
(二)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制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建立“节前教育提醒、节中监督检查、节后通报曝光”闭环机制,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89起,处理621人,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8批56起。深化治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清理整合政务APP、工作群组1.2万个,减轻基层负担30%以上。建立“风腐同查”工作机制,在查办省商务厅原副厅长刘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同步深挖其违规接受宴请、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
(三)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牵头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查处虚报冒领惠农补贴、侵占集体“三资”等问题237件,处理312人。建立“纪委书记基层接访日”制度,在123个乡镇(街道)设立“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举报站”,接待群众来访4862人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27个。创新“大数据+监督”模式,建设“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归集数据1.2亿条,通过数据比对发现异常问题线索389条,查处“一卡通”专项治理案件89件,追缴资金2100万元。相关经验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题片《护航民生》中播出。
三、深化改革创新,在完善监督体系中提升治理效能
坚持系统观念,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健全监督体系,推动“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牵头制定《关于深化“四项监督”统筹衔接的实施意见》,建立“信息互通、力量互融、措施互补、成果互享”工作机制,实现监督资源优化配置。在省属国企领域开展“室组企”联动监督试点,整合监督检查室、派驻机构、企业纪委力量,建立“周碰头、月会商、季通报”协作机制,通过联合监督检查、交叉办案等方式,发现问题线索87条,立案审查调查21人,追缴违纪违法资金1200余万元。建立“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系统”,集成巡视巡察、审计、财政、信访等12类监督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生成政治生态“全景图”,动态监测省管干部廉政情况,为省委选人用人提供科学参考,相关做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改革情况交流》刊发,并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推广。
(二)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激发监督活力。推动完成全省123个县级监委向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全覆盖,制定《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程》,明确8项监督权限、12项工作制度,配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486名。在12个县(市、区)开展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试点,归集民生资金、村级工程、集体“三资”等数据2300万条,建立“数据比对—异常预警—核查处置”闭环机制,产生预警信息1.2万条,查实问题线索387条,处理412人,追缴资金870万元。建立“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机制”,实现十一届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率达98.6%,推动建立制度126项,其中《关于加强村级集体“三资”管理的指导意见》被省委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配套文件。
(三)加强自身建设,锻造纪检监察铁军。主持制定《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十严禁”行为规范》,建立干部廉政档案3867份,开展家访2365人次,排查廉政风险点87个,制定防控措施112条。建立“一案双查”机制,对反映纪检监察干部的问题线索提级办理,查处2人,调离1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实施“青年干部成长工程”,建立“导师帮带制”,选派32名年轻干部到监督执纪一线锻炼,18名干部在中央纪委跟班学习,3名干部因表现优异被中央纪委抽调参与专案办理。全省纪检监察系统获省部级以上表彰28项,1个集体和3名个人受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嘉奖,相关经验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报道。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照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自身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理论学习深度广度不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破解难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如在查处新型腐败案件时,对“影子股东”“期权腐败”等问题的规律性认识还需深化;二是基层监督力量仍需加强,个别领域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如乡村振兴领域“微腐败”问题仍时有发生;三是改革创新力度还需加大,智慧监督建设存在数据壁垒,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影响监督效能发挥。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效,建立“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实战演练”培养模式,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和业务本领;二是保持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化整治金融、国企、政法、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腐败,坚决查处“雅贿”“影子公司”等新型腐败案件;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完善监督体系,推进“智慧监督”建设,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监督数据互联互通;四是加强自身建设,锻造纪检监察铁军,实施“纪检监察干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为谱写**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