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有企业新质生产力调研报告

发布:金刷子公文 时间:2024-08-10 字数:5788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着眼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历史方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一)创新驱动,决定发展速度和质量。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的应用深化带动了劳动资料创新、劳动对象创新。创新驱动就是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创造新的供给能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二)产业逻辑,体现先进生产力水平。新质生产力通过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产生,并反过来支撑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构建起先进的生产力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产业链条,这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前提,而且是衡量是否发展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尺。

(三)数字赋能,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技术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四)绿色低碳,展现先进生产力方向。绿色低碳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向,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进步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模式的兴起为经济发展开辟了全新的赛道,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

二、国有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近年来国有企业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趋势,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当前国有企业发展还面临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创新能力总体有待提高;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上还有差距;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高等等。因此需要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入手发力,切实增强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突出创新核心地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大突破。

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弱项以及基础前沿领域前瞻性技术布局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打造共性技术平台;鼓励引导企业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推动企业牵头或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组建创新联合体等。

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激励、分红等手段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培养等。

3.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通过设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实验室、研发中心等;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4.加快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利用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加速推广工业互联网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各环节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产品展示及培训操作;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产品智能化管控及运维服务机器人的应用等。

(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决定于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品产出之间的比率,其提高意味着一定比例的生产要素投入能够获得更多的产出成果。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之一。国有企业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实施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布局。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力度;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做好产业布局;积极参与国家制造业集群培育工作等。

2.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升级;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集成应用;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业模式等。

3.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对接;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拓展以及向高端迈进;鼓励企业加快品牌建设;引导企业提升营销数字化水平等。

4.深化国企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推进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

(三)积极践行“两山”理念,持续释放生态效益。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体现。国有企业要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主动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1.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制定完善能源节约管理制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开展节能减排对标达标活动;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等。

2.推进清洁生产改造。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方案实施;建立清洁生产长效机制;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等。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等。

4.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制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积极开展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和产品研发攻关及推广应用;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等。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