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关于完善监督体系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金刷子公文 时间:2025-05-20 字数:3108字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各类监督力量整合、工作融合,近年来,公司以筑牢“三道防线”、深化“四项原则”、健全“五大机制”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整合监督资源,加大整治力度、提升治理效能,不断健全完善国有企业监督体系,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目标导向,在筑牢“三道防线”上发力。公司党委、纪委坚持目标导向,结合基层腐败问题治理,积极探索构建“三道防线”,切实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做到无死角、全覆盖,以扎实的基层治理成效推动油气田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  。一是压实“第一道防线”业务监督责任。发挥专业化优势和关口作用,将监督融入管理,把反腐败防线前移,紧盯重点领域核心岗位和业务流程关键环节,按照管业务就要管合规的要求,强化依法合规管理,扎紧管权限权的制度“围栏”,最大程度识别和防范风险。二是压实“第二道防线”职能监督责任。党的工作部门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工作,既加强对本部门的内部监督,又强化对本系统的日常监督,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集团公司党组及公司党委重点工作安排得到坚决贯彻执行;业务管理部门增强从政治角度看待业务问题的能力,突出抓好高风险领域合规管理,深入开展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切实履行好职责范围内业务管理和监督的双重职责。三是压实“第三道防线”专职监督责任。突出巡察政治监督定位,以全面“政治体检”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发挥政治巡察“显微镜”“探照灯”作用;突出审计“经济体检”职责定位,揭示业务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风险隐患,守住资金安全“底线”,促进依法治企,推进廉政建设;突出纪检专责监督作用,协助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对前两道防线的管理监督措施和效果进行监督,实现“监督的再监督”。

(二)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化“四项原则”上发力。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化“四项原则”,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提升监督全覆盖有效性,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具有油气田特色的监督体系。一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原则。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压实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全员参与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的工作格局,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公司治理效能。二是坚持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原则。聚焦“国之大者”和“企之要情”,紧盯保障能源安全政治责任,把握关键领域和核心业务,突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强化政治监督,做实日常监督,贯通落实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切实发挥好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三是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原则。推进监督工作与责任体系、制度规范、流程管理、考核机制有机结合,突出依法合规,前移反腐败防线,强化业务运行前和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预警和预防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整改,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风险。四是坚持高效协同形成合力原则。强化系统观念,优化协同机制,凝聚监督合力。厘清监督职责,消除监督衔接壁垒,推动各类监督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结合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改革、依法合规治企、严肃财经纪律等工作,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共同筑牢依法合规经营的坚实堤坝。

(三)坚持系统导向,在健全“五大机制”上发力。公司党委坚持制度治党治企,使监督体系有效对接治理体系,通过健全“五大机制”,更新监督理念、厘清监督职责、完善监督机制、统筹监督力量,各项监督更 加规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实现了以高质量监督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健全日常沟通机制。各监督主体增强主动监督意识,加强与其他监督主体的沟通对接,建立沟通协调事项清单,打通信息沟通渠道;对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其他监督主体职责范围内的重要情况,采取灵活方式及时通报。协调小组建立会议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全体会议或专题会议,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机关部门、所属单位参加或列席,集体讨论重大事项,全体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随时召开。二是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各监督主体按照上级要求、公司党委部署和工作需要开展监督工作,每年初研究制定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每季度报告实施进展、发现重点问题和推动整改情况,根据工作实际及时更新完善。各监督主体加强实践探索,在监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专项整治、日常履职中强化工作协同,消除各类监督衔接壁垒,统筹监督力量,增强监督集成效应。三是健全成果共享机制。各监督主体增强共享意识,除按管辖权限、事关重大且敏感重要不能共享的情况,原则上按规定、按程序向有关监督主体提供。强化监督成果运用,对可能影响公司经营发展的重大风险深入分析,督促相关部门、单位严格落实监管责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对普遍性、系统性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单位结合实际开展专项整治。落实员工违规行为处理相关规定要求,建立完善问题线索移交机制,监督发现的内部违规问题线索移交业务主管部门,涉嫌违规经营投资造成资产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问题线索移交审计部,涉嫌违纪违法的问题线索移交纪委办公室。四是健全责任追究机制。贯通衔接规纪法,依规依纪依法处置监督发现问题。人力资源部发挥公司内部违规行为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严格履行员工违规行为处理程序;公司相关机关部门负责组织本业务领域内部违规行为的调查核实、责任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属于业务范围内能及时整改的,督促立行立改;审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违规经营投资造成资产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问题进行核查和责任认定,提出处理建议;纪委办公室对党组织、党员涉嫌违反党的纪律,以及监察对象涉嫌违法犯罪的问题线索,依规依纪依法处置,并对员工内部违规行为的处理及落实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五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结合实际开展监督检查,积极主动协调和配合其他监督主体做好相关工作。协调小组建立监督工作考核评价和督查问责机制,每年底对各监督主体履职情况和监督质效进行考评,强化监督闭环管理,推动责任有效落实。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两个责任"落实,构建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重点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建立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制度。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2025年底前建成覆盖全级次企业的廉洁风险动态监测系统。推动纪律监督与审计监督、法律监督等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

(二)构建"三不腐"长效机制,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创新开展"廉洁文化进车间"活动,运用数字化手段建设VR廉政教育展馆,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建立"四风"问题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重点整治违规吃喝、收送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健全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系统,将个人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18项内容纳入动态监管。

(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刚性约束,开展工程建设、招标采购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推行"一案双查"和"双问责"机制,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问题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监管责任。试点建立基层廉洁合规官制度,推动监督力量向一线延伸。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制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25年底前建成智慧监督平台,实现全业务流程在线监管预警。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